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宁河区大北涧沽镇不断深化党建工作内涵,持续探索“毗邻党建”引领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积极与河北唐山芦台经济开发区共建、共治、共享,逐步打破边界壁垒,以“红色引擎”激活毗邻地区协同发展“源动力”。
一、“协同共建”,绘就互联互通“新图景”
突出以“党建强”引领“发展强”,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把“组织力”渗透到两地协同发展最活跃的细胞上,下好跨域融合“一盘棋”。由镇党委牵头,与芦台经济开发区建立长效协作机制,签订《污水协同处理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污水处理综合整治的整体规划和分步实施,两地污水管网联通并网,逐步实现设施互联、环保同治、资源共享、共赢发展,为提速京津冀预制食品产业园区建设奠定坚实基础,辐射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协同共享”,开创增收致富“新路径”
以毗邻党建共建为载体,在农业技术、农产品销售等方面加强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发挥镇内龙头企业金世神农种业技术先进、种植经验丰富的独特优势,借助“飞地”种粮大户数量规模较大的有利条件,以“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经营模式,指导企业与30余户种粮大户达成定向种植、定向收购协议,其中以水稻、高粱为主的“订单”种植超1.2万亩,形成优势互补、产业共促、资源叠加的新局面,助力两地农民就业增收。
三、“协同共治”,谱写美好生活“新篇章”
发挥党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用,做好毗邻地区服务保障共建共享、社会治理协同共治,是回应两地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盼的关键之策。聚焦205国道因护栏阻隔导致周边企业运输效率低下、群众交通不便问题,镇党委坚持上下联动、合力攻坚,多次联合市交委、区交通局研究推动解决,最终明确在205国道处增设左转出口1处,直接为道路两侧企业运输节省了因折返而多出的至少3.4公里路程,有效打通了货运“最后100米”,同时也消除了道路安全隐患,赢得了两地企业认可、群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