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持续拓宽政务服务范围,与河北承德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对两地全部政务服务事项推行“跨省通办”。设立“跨省通办”专窗,持续简化企业登记、跨省迁移流程,实现企业开办“一日办结”,简化京津冀范围内跨省(市)办理迁移手续。
二是推动生态环境联防联控。通过高架视频监控等手段,及时发现并组织扑灭芦台经济开发区、汉沽管理区和北京市清河办事处火点共计150个。启动4次重污染天气预警应急响应协同。建立“河长+检察长”跨区域协同保护工作机制,形成五地区、两部门水生态环境管护堡垒,推动行政执法和检察监督有效衔接。
三是强化交界地区城市环境整治。与唐山市签订执法协作协议,就城市化管理数据共享共用、跨区域开展执法协作、信用联合惩戒等进行探索。针对与汉沽管理区毗邻区域“口子镇”人居环境整治问题,严格落实“门前三包”任务,及时清理清运与汉沽管理区临界区域垃圾。
四是创新区域社会治理协同。聚焦交界地区区域社会工作领域重点难题,与芦台经济开发区、汉沽管理区、北京市清河农场签署社会工作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探索跨区域社会治理新路径。共同举办“京津冀”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经验分享交流会,推动区域志愿服务工作跨区域融合发展。
五是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严格落实非津籍学生依法依规享受天津市教育政策,妥善安置非津籍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就学,协调安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2042人。联合河北省唐山市汉沽管理区、芦台经济开发区举办招聘会3场,共计吸引300余家企业,提供岗位6400余个。持续发挥宁河区医学影像中心的作用,累计提供医学影像检查达1.6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