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要闻

薯椒织春 相遇津沽 天津市2025年农业“开耕节”奏响岳龙乡村振兴“春之曲”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04-23 09:00

薯椒织春,相遇津沽。4月22日上午,天津市2025年农业“开耕节”暨宁河区岳龙红瑶甘薯、辣椒种植启动仪式在岳龙镇小闫庄村举行,市农业农村委党委书记、主任金汇江,区委副书记、区长惠冰出席。

活动现场,颁奖环节亮点频出。岳龙红、岳川酱坊、津沽三家企业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良好的市场口碑和规范化的生产管理,荣获2024年度“津农精品”;天津市一亩红瑶农业科技公司荣获“2024年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最受欢迎产品奖”,同时,该企业具备出口食品生产的资质与能力,成功获得“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证明”,这些荣誉既印证了宁河岳龙农产品品质卓越、口碑出众,也标志着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实现新突破,为宁河特色农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搭建了新的桥梁。

“2024年,我们参加了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荣获了2024年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最受欢迎产品奖。在三天的参展期间,我们的产品非常受欢迎,百姓们纷纷抢购,而且回购率非常高,国内大的供应链、商超也跟我们进行了对接,已经有几家跟我们进行了合作,非常稳定而且在逐步上升。”天津市慧谷岳龙红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秀强说。

今年2月初,岳龙红瑶甘薯首次漂洋过海,成功打入东南亚市场。截至目前,累计出口量已达78吨。而这次获得“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证明”后,无疑对岳龙红瑶甘薯又是一次强大的“助力”。李秀强表示,他们早已做好充足准备,让红瑶甘薯在国际市场上闯出一番名堂。

“我们今年调整了种植结构,提前半个月出苗,既能保证150天的生长期,又能延长收获期,保证了产品品质,降低了后期收获风险。”天津市慧谷岳龙红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秀强说。

此次“开耕节”还聚集了区内外的农业企业代表们齐聚一堂,大家围绕技术合作、市场开拓等话题分享经验,共话与岳龙镇企业的共赢发展之道。

“我在河南省郑州市经营岳川酱坊的产品已经20多年了,岳川的产品在同行业里面是佼佼者,这么多年,我们卖得越来越好,客户反馈越来越好,我们的销售渠道逐年在增加,业绩也在逐年增长5%-10%。”郑州新利康川味调味商行总经理艾伟说。

张庆良在甘薯产业领域深耕20余年,自与岳龙镇“结缘”后,他对岳龙红瑶甘薯产业在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方面的广阔前景十分看好。

“岳龙镇的甘薯产业起步就站在了全国领先的位置,因为像红瑶这些品种在其它地区种植产量低,对土壤、气候要求高,而岳龙镇的土壤和气候优势能够保证农产品品质的同时,产量还能达到5000斤上下。现在有了众多企业、政府的支持,从种苗、种植技术、仓储技术都是全国领先的,从未来的趋势来看,红瑶红薯的市场潜力非常大。”石家庄慧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庆良说。

此次参与活动的金融机构也表示将继续加大对农业企业和农户的金融支持力度,破解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促进岳龙镇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岳龙镇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精准的产业规划,紧紧锚定“中国红瑶之乡 椒薯产业强镇”的发展定位,岳龙镇红瑶甘薯总产值突破1.9亿元,以岳龙红、一亩红瑶、岳川酱坊等龙头企业为引擎,逐步构建起“椒薯联动”的特色产品线,推动椒薯产业全链条发展。同时,将岳龙甘薯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打造成集农业生产与加工、优质农产品展销、智慧农业应用、乡村休闲旅游、游客服务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田园综合体,全力打造“强一产、优二产、活三产”的多元化特色产业发展格局,真正实现产业富农、乡村振兴。

“今年,岳龙镇全力推进红瑶甘薯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打造5000亩核心产区和1.5万亩优质产区,将种植总面积拓展至2万亩,并积极推动区甘薯协会严格落实'三标一品'管理体系,实现红瑶甘薯既有‘量的增长’更有‘质的飞跃’。同时,不断完善集‘育苗—种植—存储—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椒薯加工中心预计今年10月份实现投产运营,年加工生产薯蔫、冰烤薯等薯制品可达3000吨,年产值可达9000万元,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岳龙镇镇长赵彬彬说。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