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宁河区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无障碍 无障碍 简体 | 繁体 长者模式 长者模式

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宁河分局2022年行政执法工作报告
来源: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宁河分局 发布时间:2022-12-27 16:00

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宁河分局2022年行政执法工作报告

   

    2022年,市规划资源局宁河分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和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重要决策部署,结合规划资源领域工作实际,完善执法制度,积极提升执法水平。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行政执法总体情况

(一)行政执法主体及人员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我分局共有持证执法人员56名。

(二)行政执法依据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我分局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共计32部。其中:法律和行政法规11部,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6部,部门规章15部。

(三)行政执法职权及运行情况

2022年,实施行政许可211件,实施行政检查1444件,实施行政处罚51件(包含2021年立案,2022年下达的行政处罚决定书22份),罚款90.180498万元。实施行政强制0件,实施行政征收92件,行政给付0件,行政确认15731件,行政裁决0件,行政奖励0项,和其他行政执法权7件。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三项制度”贯彻落实情况

按照区政府、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工作部署要求,我分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实施方案,在全局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科室、事业单位中,依托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围绕具体行政执法行为开展“三项制度”工作。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维护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二)治理规划和自然资源领域违法行为情况

2022年,我分局继续以行政执法依法治理工作为主线,完成了执法人员执法证换证工作和新进人员的执法证申领工作,完成了天津市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通过率100%。严格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对各类自然资源违法案件做到了办案程序规范合法,调查取证事实清楚、实事求是,适用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得当。通过深入执法现场,对重点场所执法队伍人员配置、装备使用、执法程序、取证规范、现场文书制作等情况进行了检查。通过检查,我分局执法人员在工作中着装规范、风纪严整、举止文明,能坚持原则,公正执法,秉公办事,没有发现执法人员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现象,树立了自然资源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在行政执法查处中,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规划和自然资源领域法律法规办理。完善执法监督平台建设工作,专人负责,对符合要求的执法信息做到应录尽录,查漏补缺,信息完善。完成天津市执法监督平台案卷评查工作和新领证人员培训工作。

2022年全年立案30宗,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51份(包含2021年立案,2022年下达的行政处罚决定书22份),罚款90.180498万元。申请宁河区人民法院强制执行84宗。(包括2021年立案2022年诉讼时效届满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

(三)做好两法衔接工作

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宁河分局“两法衔接”工作制度》、《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宁河分局案件移送制度》,着重解决土地管理领域中存在的行刑衔接工作,严格保护自然资源。

(四)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情况

我分局与天津昭元律师事务所签订了《法律顾问聘用合同》,事务所指派2名律师作为常年法律顾问,法律顾问提供及时、准确、优质的法律服务,进一步加强了对自然资源行政行为的监督与管理,提前防范和化解风险,保证自然资源执法和决策工作依法进行,充分发挥了法律顾问的参谋助手作用。

(五)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按照《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做好我分局依申请公开工作,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回复申请人,不推诿,不拖延,方便群众及时了解我分局工作情况,对行政行为进行大众监督,政府信息公开回复率100%。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对应向社会公开的政务信息,第一时间发布到分局政务网,向社会公开,使群众及时了解我局政务信息,接收群众监督。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落实法治思想要求有差距。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意识和能力不强

  (二)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有待提升。部分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执法水平与落实“三项制度”和规范行政执法工作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四、主要工作举措

一是规范行政执法工作。推进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行为,在执法过程中,坚持持证上岗、文明执法,严格执法人员的权限,持续落实“三项制度”工作,进一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和优质服务能力。

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法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行政人员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意识,规范执法的自觉性,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特此报告。

                        2022年12月27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