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宁河区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无障碍 无障碍 简体 | 繁体 长者模式 长者模式

政务公开  >  政策文件  >  区政府文件  >  津宁河政办发
名    称 :
天津市宁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批转区发改委拟定的宁河区关于落实加快推进智能科技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
索   引  号 :
111200001120221000192727Q/2020-01274
发 布 机 构 :
天津市宁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 文 字 号 :
津宁河政办发〔2018〕22号
主    题 :
综合政务
成 文 日 期 :
发 文 日 期 :
有   效  性 :
有效

天津市宁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批转区发改委拟定的宁河区关于落实加快推进智能科技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区发改委拟定的《宁河区关于落实加快推进智能科技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已经区政府领导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遵照执行。


天津市宁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7月9日

(此件主动公开)

宁河区关于落实加快推进智能科技产业发展

若干政策实施细则


  根据《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天津市关于加快推进智能科技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津政办发〔2018〕9号),为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办理流程,结合宁河区实际,制订本细则。

一、加强财政资金扶持和引导

1、设立智能制造财政专项资金,以智能制造产业链、创新链的重大需求和关键环节为导向,重点支持传统产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加快智能机器人、智能软硬件等新兴产业培育,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牵头单位:区财政局、区工经委)

联系方式:区财政局预算科 69592855

2、支持企业智能化升级。鼓励实施“机器换人”工程,对首次购买使用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的企业给予奖励,奖励标准为购买价格的15%,年度奖励不超过1000万元。打造智能制造示范标杆,对纳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名单或被认定为市级示范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的企业给予一次性最高500万元补助。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购置先进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的,采取贷款贴息或无偿资助的方式,给予设备总投资3%至5%的资金支持,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对采用融资租赁方式购置先进研发生产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的企业,给予融资租赁额综合费率中不超过8个百分点的补贴。对工业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发生的设计咨询诊断费用,给予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资金补助。(牵头单位:区工经委、区财政局、区金融办)

联系方式:区工经委工业经济发展科 电话:69591420

3、支持工业企业上云。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培育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服务商。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动企业向“互联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对市级示范项目给予不超过实际投资额20%、最高不超过200万元资助,对上云工业企业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资金支持。(牵头单位:区工经委)

联系方式:区工经委工业经济发展科 电话:69591420

4、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支持企业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对承担国家级或市级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的企业,给予不超过1000万元资金补助。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壮大,对本市自主品牌机器人骨干企业销售机器人给予事后奖补,鼓励机器人制造企业以优惠30%的价格销售给本市企业,由财政对销售优惠额度给予事后奖补,最高不超过30%。支持重点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集成应用,对获得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费补贴的企业,给予一次性150万元奖励;对评定为市级首台(套)的装备,按照单台销售额的3%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300万元。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对年销售收入首次超过5000万元、1亿元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给予不超过300万元奖励,对获批国家级专项资金支持和试点示范的项目(平台)给予不超过3000万元资助。
鼓励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对销售收入首次超过1亿元、10亿元的企业给予不超过200万元奖励,对获批国家级专项资金支持和试点示范应用的项目给予不超过1000万元补助。(牵头单位:区工经委、区财政局)

联系方式:区工经委工业经济发展科 电话:69591420

5、加强军民融合发展。大力推动网信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牵头单位:区委网信办)支持企业与军工单位开展研发合作,对承担军工智能科技产业化项目的企业,按不高于项目实际投资额的3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对承担军工智能科技研发项目和军用技术转化为民用技术的企业,按研发经费3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对新取得军工资质的智能科技企事业单位,给予一次性不超过50万元补助。(牵头单位:区工经委、区财政局)

联系方式:区工经委工业经济发展科 电话:69591420

上述2-5项政策所需资金由市、区财政分别承担50%。

二、建立智能科技人才高地

(一)集聚高端人才

1、区人力社保局负责对接市人力社保局,对全职引进的领军人才,申请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奖励;对国内外高端人才来津创办科技型企业,申请最高5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支持。(牵头单位:区人力社保局)

联系方式:区人力社保局人才科 电话:69591760

2、对新落户领军企业引进的核心研发人才,由企业所在区政府给予每人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的奖励。(牵头单位:区科委)

联系方式:区科委科技管理科 电话:69591435

3、畅通高端人才“绿色通道”,对优秀创业创新团队或有市场影响力企业引进的人才,可直接享受人才引进相关支持政策。(牵头单位:区人力社保局)

联系方式:区人力社保局人才科 电话:69591760

(二)支持创新创业

1、鼓励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内外院士等顶尖人才及其团队来宁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填补国内空白的智能科技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金支持,必要时可进一步增加。(牵头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区科委)

联系方式:区人力社保局人才科 电话:69591760

(三)优化人才服务

优化引进人才“绿卡”制度,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出入境、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险等方面的优质高效服务,支持引进的高端人才在津购买首套自住用房。对持有我市引进人才“绿卡”A卡的智能科技领域高端人才,其外籍子女就读本市国际学校的,给予连续3年每年最高15万元资助。对智能科技领域重点企业的急需型人才,由企业家自主确定落户条件。(牵头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公安宁河分局)

联系方式:区人力社保局人才科 电话:69591760

三、提升研发创新能力

(一)支持智能科技研发创新

1、鼓励科研院所来津发展,对落户本区并已组建科研团队、开展智能科技研发工作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院所,区别情况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的资金补助。所需资金由市、区财政分别承担50%(牵头单位:区科委)

联系方式:区科委科技管理科 电话:69591435

2、支持企业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对被认定为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对其申报的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每年支持不超过500万元,连续支持3年;对被认定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给予1∶1地方资金配套。所需资金由市、区财政分别承担50%(牵头单位:区工经委、区发改委)

联系方式:区工经委工业经济发展科 电话:69591420

3、区科委、区发展和改革委负责对接市科委、市发展和改革委,对我区内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企业研发平台升级为国家级的,申请50万元至100万元专项资金补贴。(牵头单位:区科委、区发改委)

联系方式:区科委科技管理科 电话:69591435

(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对智能科技重点企业按照经税务主管部门认定的年度研发费用额给予奖励,其中当年销售收入小于2亿元(含)的奖励比例为10%,当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至10亿元(含)的奖励比例为15%,当年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奖励比例为20%。奖励资金由市、区财政分别承担50%。(牵头单位:区科委、区财政局)

联系方式:区科委科技管理科 电话:69591435

(三)支持创新成果转化

1、区人力社保局负责对接市人力社保局,对我区内企业引进两院院士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主持人,在实现智能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方面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申请一次性专项资助100万元。(牵头单位:区人力社保局)

联系方式:区人力社保局人才科 电话:69591760

2、区科委负责对接市科委,企业转化或应用我市高校、科研院所智能科技创新成果,对成果交易受让企业、促成交易的中介机构和技术经纪人申请一定的资金补贴。对科技成果研发作出重要贡献的骨干人员,申请成果转化收益50%以上奖励。(牵头单位:区科委)

联系方式:区科委科技管理科 电话:69591435

(四)支持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

区科委负责对接市科委,对我区内经认定的管理单位,申请享受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财政资金补贴。经审核确认,按年度服务费用的40%,申请最高不超过50万元财政资金补贴(属国家或地方强制性检测、计量、检定、校准、评估、评价等产生的费用不在补贴范围内)。(牵头单位:区科委)

联系方式:区科委科技管理科 电话:69591435

四、培育引进骨干企业

1、对智能科技领域被认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的企业、产品,分别给予2000万元、500万元奖励。所需资金由市、区两级财政分别承担50%。(牵头单位:区工经委)

联系方式:区工经委工业经济发展科 电话:69591420

2、对智能科技领军企业、领军培育企业和龙头企业,分别给予最高500万元、300万元和500万元奖励。所需资金由市、区两级财政分别承担50%。(牵头单位:区科委、区工经委)

联系方式:区科委科技管理科 电话:69591435

3、对并购重组智能科技领域上市公司并将其迁入我区的智能制造企业,在市财政一次性补助500万元的基础上,区财政再给予一次性补助500万元。(牵头单位:区金融办)

联系方式:区金融办 电话:69119113

4、多层次,多领域组织开展招商活动,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智能科技企业落户到我区,依据产业水平和贡献程度,区政府给予相应奖励。(牵头单位:区合作交流办、区商务委)

联系方式:区合作交流办 电话:69563008

五、推进智能科技协同发展

1、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迁入过渡期政策。经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资格有效期内迁入我区,且迁入后主营业务范围与原来保持一致,又不能完成“整体迁移”的,实行1年过渡期政策,区政府对其在过渡期内未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的部分给予相应补贴。(牵头单位:区科委)

联系方式:区科委科技管理科 电话:69591435

2、支持智能科技领域行业组织发展。区科委负责对接市科委,完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引进、设立和培育智能科技领域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领军企业产学研用创新联盟等组织机构,整合产业链、创新链资源,集聚上下游企业落户。对新认定的产学研用创新联盟,申请市级不超过50万元资金补贴。(牵头单
位:区科委)

联系方式:区科委科技管理科 电话:69591435

3、支持智能科技领域高端智库建设。区科委负责对接市科委,全面加强与中国工程院等单位合作,推动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天津研究院和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建设,尽快形成引领我国智能科技发展的高端智库,助推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牵头单位:区科委)

联系方式:区科委科技管理科 电话:69591435

六、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

(一)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计划

1、加快推进政府和公共数据资源集聚、共享、开放,全面开展大数据创新应用,构建大数据发展支撑体系,推动大数据全业态集聚发展。(牵头单位:区政府办、区委网信办)

联系方式:区政府办信息化办 电话:69562305

2、对大数据核心产业的重点项目,给予不超过实际投资额20%、最高不超过500万元资金支持。所需资金由市、区两级财政分别承担50%。(牵头单位:区工经委)

联系方式:区工经委工业经济发展科 电话:69591420

(二)实施大数据应用示范工程

支持大数据在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管理、售后服务等全生命周期应用,培育一批大数据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等试点示范项目,对获批国家大数据试点示范项目的企业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奖励。所需资金由市、区两级财政分别承担50%。(牵头单位:区工经委、区委网信办)

联系方式:区工经委工业经济发展科 电话:69591420

(三)引进和培育大数据企业

对入驻政府投资建设标准厂房和办公用房的大数据应用服务企业,区政府给予3年的办公场地租金补贴,300平方米以内免房租,300至1000平方米部分的房租减半。(牵头单位:区合作交流办、区工经委)

联系方式:区合作交流办 电话:69563008

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1、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格执行知识产权保护法规,依法保护知识产权,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做到知识产权“侵权必查、有案必破”。(牵头单位:区知识产权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公安局)

联系方式:区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管理科 电话:69115882

2、加强知识产权培育应用。区知识产权局负责对接市知识产权局,支持企业加强人工智能重点技术和应用领域核心专利培育,形成更多高质量核心专利。开展人工智能领域专利导航和专利风险防控工作,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成果加速转化,带动人工智能产业化。进一步完善在线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服务模式创新,促进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利用与扩散。(牵头单位:区知识产权局)

联系方式:区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管理科 电话:69115882

3、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体系。区知识产权局负责对接市知识产权局,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申请国内外专利,开展知识产权评议。对市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给予相应的资金补助。(牵头单位:区知识产权局、区财政局)

联系方式:区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管理科 电话:69115882

4、实施智能科技标准与品牌战略。区市场监管局负责对接市市场监管委,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主持或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制(修)订,对牵头制定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相关标准的单位给予相应资金补助。(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管委)

联系方式:区市场监管局计量标准化科 6957263

八、积极组织申报

(一)申报条件

1、申请单位应宁河区注册、经营,税务征管关系在本区范围内,运营和财务状况良好;

2、已通过其他渠道获得天津市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不得申请本资金。同一项目,不得重复申报;

3、还需满足市有关部门制定的实施细则等规定。

(二)申报流程

按照本细则和相关申报通知要求,政策实施牵头单位结合镇、园区等有关单位,在全区范围内公开组织申报工作。符合条件的单位应在规定期限内向所在镇、园区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一般包括以下材料:  

1、专项资金申报诚信守法承诺书;

2、智能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申请表;

3、营业执照复印件;

4、书面申请报告;

5、财务审计报告;

6、申报通知要求的其他材料。

(三)镇、园区主管部门初审

镇、园区主管部门收到各单位申报材料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报材料初步审核。完成初审后,将申报材料报送政策实施牵头单位。

(四)区牵头单位审核

区牵头单位按照本实施细则和市级部门制定的细则、申报指南等政策文件,对镇、园区报送的申报材料进行组织审核后,区分如下:

1、对市财政资金承担100%的项目申报,按照市级部门要求将相关申报材料报送市级对口单位。

2、对市、区财政资金分别承担50%的项目申报,需会同区财政局审核,按照市级部门要求将申报材料报送市级对口单位。

3、对区财政资金承担100%的项目申报,将申报材料、审核意见报送区财政局。

九、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

(一)积极组织项目申报,加强组织协调,并按照职责分工进行监督,各有关单位应当按照档案管理相关规定妥善保管好申请和审核材料,以备核查。

(二)有关财政资金使用和绩效管理的要求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对于存在严重问题的项目,将采取调减或收回专项资金等惩戒措施。

(三)相关企业在专项资金申请、管理、使用过程中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的,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向社会公开其不良信用信息。


| 政策解读
| 相关政策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