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宁河区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无障碍 无障碍 简体 | 繁体 长者模式 长者模式

政务公开  >  政策文件  >  区政府文件  >  人社局
名    称 :
关于印发《宁河区高品质生活创造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   引  号 :
11120221000192962Q/2023-00001
发 布 机 构 :
天津市宁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主    题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社会保障
成 文 日 期 :
发 文 日 期 :
有   效  性 :
有效

关于印发《宁河区高品质生活创造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党委和人民政府,各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区委各部委区级国家机关及直属企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

    现将《宁河区高品质生活创造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天津市宁河区委员会

天津市宁河区人民政府

2023年12月8日



宁河区高品质生活创造行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对标我市高品质生活创造行动,制定如下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人民。到2027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期间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教育质量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巩固率稳定在99%以上;健康服务更加优质,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5.6张;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保险参保范围进一步扩大,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性全覆盖,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0%,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实现街镇100%覆盖。持续扩大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数量和覆盖范围,舒适便利的现代化城市生活服务格局基本形成。公共安全治理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养不断增强,精神文化软实力和健康水平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二、重点任务

(一)推进京津冀社会政策和公共服务协同走深走实

1.加强社会政策协同。保持京津冀养老保险关系顺畅转移接续。畅通失业保险转移接续渠道,加强工伤认定鉴定和社会保险经办协同。深化区级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强化京津冀政务服务沟通协作,推进电子证照应用互认,扩大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范围,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

2.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抓住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契机,落实非津籍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就学安置,与北京、河北优质中小学合作办学,推进“双城战略”教学教研协同联动,深化宁河丰南学前教育合作联盟建设。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促进三地教育协同发展。持续推进医疗卫生机构深度合作。加强养老机构区域合作,支持北京市优质养老服务资源在宁落地。推动养老信息联通,落实养老服务标准、养老机构等级评定、老年人能力评估等级互认,落实养老机构补贴跨区域申领。

3.持续推动商贸发展。推进商贸联动,构建区域协同消费大市场,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组织开展“宁河米仓、美食天堂”系列活动,以及宁河区海河国际消费季等促消费活动。丰富消费场景,推动吾悦广场联动渠梁广场、市民中心等载体,形成人气旺、活力足、潜力大的特色商圈。促进主题消费,结合春节、五一、十一等节庆特色,组织各大商超、企业开展主题促消费活动。

(二)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4.稳定和扩大就业。引导支持更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吸纳就业。加强劳务品牌建设,整合优化品牌资源,扩大市场影响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深入开展“乐业宁河·相约高校”等主题服务活动,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强化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结合部市共建“技能天津”,持续打造“海河工匠”品牌,积极参与全国职业技能大赛。

5.加强创业就业服务。深入实施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优化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推动创业孵化基地等载体建设,实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专项计划,积极参与“海河英才”创新创业大赛。加强规范化零工市场建设,支持灵活就业健康发展。持续打造“想就业、找人社”服务品牌,加强就业创业政策的精准宣传和推送,广泛推动就业政策进企业、进园区、进校园、进社区(村),提升就业政策知晓度。贯彻落实人力资源服务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严肃查处侵害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违法行为。依法调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妥善化解矛盾纠纷。

6.全力促进居民增收。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劳动者收入增长。引导企业建立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积极支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培育农业产业新增长点。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强村富民”运行机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三)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7.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大思政课”综合改革示范区创建为契机,接续推进思政教育工作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三全育人”精品项目,实施体育固本工程,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加强体育特色学校建设,探索建立学生、家庭和社会各界参与学校体育工作的协同合作机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超过95%。加强美育教师队伍建设,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落实艺术课程,帮助每名学生学会1-2项艺术特长。指导各校用好区本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确保上好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在用好现有区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同时,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开发新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8.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施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计划。开展公办园等级评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深化“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强化岗位聘用管理,健全“交流轮岗”机制。巩固深化“双减”工作。实施农村学校提升工程,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持续加强教育资源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化、丰富各学段教育资源库建设,创建数字校园。推动特殊教育融合发展,健全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的特殊教育体系,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全面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9.深化教育优质资源辐射引领。实施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辐射2.0工程,持续深化学区化办学,探索集团化办学进程,以五大学区为引领,积极组建芦台一小教育集团。加大城区优质学校对薄弱学校的帮扶力度,加强校际联盟建设。积极引进国内优质教育资源,办好宁河区英华实验学校。加强与红桥区开展区域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组建高中教育联盟,发挥芦台一中龙头校作用,持续推进潘庄中学、丰台中学“强校工程”项目推进。

10.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新模式。推进普职融通、产教融合协调发展,支持培养宁河中专优秀毕业生到理工类高校就读高职及本科相关专业。搭建宁河中专与域内企业合作平台,每年组织不少于3场学生进企业活动,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打造更多优质的“项目+团队”。推进学习型城区及终身教育体系建设,逐步完善老年教育三级办学体系,提高区老年大学建设标准,各镇街至少建成1所老年学校。各社区(村)至少建成1所老年教育学习中心,老年教育活动参与率达到50%。

(四)提供更加优质可及的健康服务

11.建强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推进健康天津宁河行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全域国家卫生镇创建活动,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能力。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促进优质资源下沉;推动镇村一体化服务和家医签约工作有序发展;提升基层能力水平,完成9家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加强孕产妇、0至6岁儿童保健服务,保障母婴安全。积极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着力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

12.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保障。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提高医疗保障待遇水平。落实城乡统一的大病保险制度,提高大病保障能力。持续实施医疗救助制度,落实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支持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健康发展。实施积极的生育保险政策,统筹提高生育医疗保障待遇。深入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按照国家要求及时调整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常态化开展药品和耗材集中采购工作。优化医疗保障公共管理服务。

13.实施养老服务体系提质工程。推动居家、社区、机构养老“三合一”跨界融合,打造“三边”(身边、家边、床边)“四不离”(不离家、不离亲、不离熟悉环境、不离熟悉朋友)养老服务体系,更好满足居家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五)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14.落实社会保险政策。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简化用人单位及职工参保缴费手续,促进新注册企业及时参保、已参保企业全员缴费,实现法定人员应保尽保。调动行业主管部门积极性,加强信息共享,实行动态管理,鼓励和引导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等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发挥街镇网格作用,加强排查促保,促进中断缴费人员接续缴费。落实国家关于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有关制度,持续扩大工伤保险覆盖范围。落实失业保险促就业、防失业政策。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建立健全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的基金管理风险防控制度,促进社会保险基金长期平衡、可持续。

15.落实社会保障待遇合理调整机制。按照全市要求,及时落实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待遇标准,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障待遇。加快“数字社保”建设,推进社会保障卡惠民建设,提升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16.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实施民生保障质量提升工程。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贯彻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困境儿童救助与保护等制度办法,提高兜底保障能力,推动社会救助更加及时高效。提升残疾人保障水平,严格落实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加强残疾人服务设施和综合服务能力建设,落实无障碍强制性标准,2023年对9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和社会工作,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

17.实施退役军人尊崇优待提质工程。完善“双向选择”、“积分选岗”相结合安置办法。开展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和学历提升行动,利用“退役军人就业信息直通车”平台,及时有效畅通就业岗位提供名录,每年组织退役军人专场招聘活动不少于2场次,推荐优质就业岗位不少于200个。建好用好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和“退役军人之家”。

(六)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

18.完善城市住房体系。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供给,落实好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扎实推进经开区保租房、未来科技城2019-02地块保租房、2019-05地块保租房3个新建项目和乐天公寓保租房、中恒研发试验楼改造保租房2个改建项目建设;严格监管瑞耐公寓保租房、博凯机电实验检测楼保租房2个改建项目的后期运营工作,全力保障新市民、青年人和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需求。

19.实施交通设施便利化工程。优化调整线网结构,结合常规公交换乘优惠政策实施,同步采取“减少重复、强化接驳、整合运力、降低成本”等措施,新增优化公交线路,着力解决线路过长、过绕、过重问题,逐年升高绿色出行比例。提升道路交通组织精细化水平,深化“智慧交管”建设和应用,实施重点区域、路口交通渠化和信号优化“十百千”工程,规范道路交通秩序,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20.实施宜居城市塑造工程。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到2025年全区45%以上建成区面积达到海绵城市要求。全面加强我区城市供水管理工作。做好设施检查、水质检测等工作,提升管理水平,确保城市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达标。推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合理确定改造范围和内容,改善老旧小区居住品质,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实施城市燃气、供热等老旧管网改造,到2027年至少提升改造燃气管网12.342公里,逐步提升供热质量。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体系,到2027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设施实现全覆盖,营造全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氛围。增加停车设施供给,全面推进宁河区停车泊位特许经营项目。加强绿化品质提升,进一步优化公园布局,到2027年一河两岸公园全部投入使用,新建提升至少10个口袋公园,让更多群众推窗见绿、出门进园。

21.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宁河区绿色生态屏障运营试点建设。在做好屏障区树木养护管理的基础上,科学有序推进试点运行。持续推动运营开发,做好生态价值转化。持续推进七里海湿地保护修复,开展水系连通、植被恢复、湿地修复等工作,建成生物多样性监测平台;统筹谋划实施七里海湿地保护修复和利用新的“十大工程”。合理利用生态保护修复成果。加强城镇排水和污水处理管理工作,做好污水行业水质管理、安全检查、技能培训等工作,提升行业管理水平,确保出水水质均达到天津市地标A类标准。持续提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

22.高质量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通过提升轨道交通、教育、卫生、养老、健康、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补足便民消费业态,扩大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数量和覆盖范围,更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需求。推动构建渠道畅通、层级分明、应急响应及时的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体系。推动重点企业完善保供功能机制和硬件设施,提升保供能力。

23.高水平打造商业消费场景。加强宁河吾悦广场建设,以吾悦广场为轴心,联动渠梁市集、市民中心等优势载体,统一策划、统一宣传、统一营销,打造宁河区域业态最全,品类最丰富,项目体量最大的商业新中心;打造绿野欣都-家乐商圈,以零售、百货、美妆等为主,打造智慧儿童娱乐主题IP,植入多元化业态,融合探索“赶大集”模式,设置拍照打卡点、网红墙等文化体验区。组织各大商圈紧紧围绕海河国际消费季开展打折让利、消费满减等活动,并利用商圈外广场、商业街等空间资源举行促消费活动,促进消费回补,释放消费潜力。

(七)促进公共安全治理提质增效

24.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持续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源头治理、群防群治,全面落实打防管控各类措施,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常态化整治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通过网格警格联动反诈、线上线下双向反诈和正反激励强化反诈等多渠道多形式推进电信诈骗防范宣传整治工作,构建“全警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新格局。加强平安校园建设,持续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完善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夯实校园安保基础工作,进一步落实强化校园安防体系建设,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开展校园安全法治教育。落实校园安全主体责任,防范化解重大涉校矛盾纠纷。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推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将安全生产有关要求纳入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织密织牢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和重点时期隐患排查及专项整治。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以安全“五进”为常态,提高全民应急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协调推动区消防救援支队和全区社会应急力量、专业救援队伍开展经常性的联合演练,提升实战处置能力。有序推进救灾物资储备工作,将区级储备的救灾物资向街镇延伸,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物资储备,大力倡导家庭层面的应急物资储备,提高救灾物资调运、分配和发放时效。加强道路桥梁设施维护及隐患处置,推进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发挥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作用,把各类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25.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风险分级监管,强化食品生产企业监管,推动销售环节食品安全管理示范店建设。持续深入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保健食品行业监管。强化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深入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管理。加大市场环节附带合格证农产品风险监测,根据合格证信息及时溯源、锁定主体,整改用药不规范行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开展药品零售、使用单位监管,常态化制度化防范化解药品安全风险。

(八)创造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26.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探索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载体和运行机制,持续推进文化“三下乡”工作,发挥基层文化阵地作用,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搭建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平台,不断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繁荣发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和红色遗址遗迹开发保护利用,创作以话剧《于敏》为代表的多形式文艺作品,塑造新时代“宁河精神”。推动周思聪等名人展馆建设,利用新科技手段,打造互动式观光模式,形成一批集文化交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场馆。做好宣传推介,举办“七里海河蟹节”等系列活动,提高宁河品牌的影响力。加强京津冀文化交流,举办“京津冀三地非遗文化成果展”和“宁河区非遗购物节暨万人游宁河活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7.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依托“北国江南 水香宁河”“宁河米仓 美食天堂”特色发展定位,大力构建“全域全季旅游”新格局。坚持“文化兴宁”,助推宁河非遗文化品牌发展。坚持“文化铸魂”,抓好特色文化旅游村建设,打造“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新兴业态,改造提升文化旅游设施,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推出一系列精品农文旅线路,联动食住行游购娱等全链条,引领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丰富“体育+商业+旅游”新业态发展。在大型商业综合体和七里海“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示范项目建设中融入体育元素,让体育成为丰富商业综合体、扮靓文旅休闲场所的重要因素。

28.实施全民健身提升工程。加强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持续完善社区15分钟健身圈,形成供给丰富、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7平方米以上。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打造体育活动交流平台,引育高端赛事,推动“排球之城”“运动之都”建设,展示宁河人民健康向上的形象。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健全学生体育锻炼制度,严格落实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开设刚性要求,保证上、下午两个大课间活动时间不低于1小时。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落实竞赛常态阳光体育机制,区级比赛学校参与率达100%,构建市、区、校三级体育竞赛机制。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上下联动、高效协同的工作机制,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的工作专班,专班成员由各相关责任单位组成,“分工协作、各负其责”抓好任务落实。加强对行动落实情况的动态跟踪,强化实施效果专项统计调查结果运用。

(二)加大保障力度。统筹各方资源,健全政府投入保障机制,不断优化政务服务,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格局。

(三)强化宣传引导。做好相关政策解读,及时推广新做法、新经验,合理引导公众预期,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广大群众参与高品质生活创造的积极性、主动性。

附件:《宁河区高品质生活创造行动重点任务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