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桥北街道的天津友鹏农副产品市场,今年6月正式对外营业以来,每月交易额超过1.1亿元,成为全区规模最大,交易量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地。
凌晨三点多,友鹏农副产品市场灯火通明,采购商品的货车进进出出,一派繁忙景象。
顾客田志刚:“我们两口子干一个小型餐馆,来这里买很方便,货也全,采购了蔬菜、鱼、虾、油和米,来一次把所有东西都买齐了。”
顾客崔女士:“买的羊肉,羊油,31块钱一斤,我们住128(运河家园社区),来这里十来分钟,比较近,东西好,肉实惠,价钱也便宜 。”
天津友鹏农副产品市场坐落在桥北街津榆支线北侧,这个辐射北京、河北及天津周边地区的大型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总体建筑共两层,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一层共190个商铺,主要经营水产、肉类、熟食、面食、调料、烟酒等二层暂未开放。
目前,友鹏农副产品市场一层从业人员1100余人,日进出车辆2000余辆,日均交易人数达2万余人次,市场采取批发与零售相结合、定点销售与货物配送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运营模式,每月交易额超过1.1亿元。
以前,这里的部分商户大多在桥北贸易开发区街边售卖,环境差、且人流量也少。如今,友鹏农副产品市场建成后,商户们从原来的路边零售点位搬到这里,既美观了市容,又方便了周围群众。
商户常颖:“市场一开我们就来了,原来在贸易开发区市场,原来市场硬件条件跟不上了,下水道老堵。搬来之后这里干净整齐,交通也方便,每天人挺多的,京津冀的人都来了,市场知名度也挺大的,销售量也跟着上去了。”
商户史大鹏:“桥北友鹏市场环境改善特别明显,生意比原来也强了许多,特别是节假日人很多,每天营业额在一万多元。咱们这个市场价格便宜,零售也是批发价格,可以招揽更多顾客。”
据了解,友鹏农副产品市场,在能源供应和使用上与央企合作,建设了全套的光伏发电系统,包括房顶、车棚、充电桩等,达到绿色节能的目标。同时,市场与金融机构合作,打造了收单共享平台,不仅具有聚合收款功能,还能实现统一财务对账、信息共享输出、后台数据分析等大数据管理。
对于农副产品市场而言,食品安全至关重要,为了保证各类商品检测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市场聘请了专业检测机构人员,每天早上对入市商品进行快检并进行公示。
天津友鹏农副产品市场工作人员刘楠:“蔬菜、水果每月快检不低于300批次,水产品、禽畜肉每月快检不低于200批次,发现问题立即要求经销商下架问题商品,并报相关部门进一步检测处理。”
目前,友鹏农副产品市场二层商铺招商工作正在进行中,计划经营厨具、餐具、日化、小百和一次性用品等。未来,这里将不断优化市场结构,提升服务质量,聚力打造成为行业领先的现代化农副产品交易中心。
天津友鹏农副产品市场总经理韩东升:“目前,硬件设备处于领先,卫生环境整洁在投资建设方面初步已经形成规模,还需要继续加强,其中冷链物流还需要跟进建设中,未来将形成物料采集、保管、冷藏、批发为一体的,从硬件设施到供应能力都比较领先的综合批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