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版本小于11,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题专栏 > 乡村振兴

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宁河这样做

来源:  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8-31 08:44

8月29日,农业农村部发布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公示公告,经地方推荐、专家评审拟将北京市平谷区等100个申报单位纳入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其中,宁河榜上有名,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宁河这样做。

2023年以来,宁河区充分发挥“区位、交通、生态、空间、人文”五大优势,打造“5+N”种业强区、京津冀预制菜先导区、农文旅融合发展区的“三区联创”宁河特色模式,以延伸的产业经济、假日经济、乡村旅游为依托,通过资源互补,构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有我精、人有我特”的高质量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上走在前作表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宁河样板”。     

结合宁河区自身优势与基础条件,从示范引领全市乡村振兴的高度出发,通过“组织推动、政策引领、多方合力、农民为主”的发展方式,构建“三链协同”“三类共促”“三维推进”“三重保障”“三治统一”五个“3”的以点带面乡村振兴路径,构筑乡村人才聚集高地,加强乡村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积极建设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打造宁河区城乡融合型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模式。

“三链协同”的产业振兴路径。推动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转变,立足宁河农业产业特色优势,结合乡村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以种业为引领,以品牌为依托,打造以小站稻、生猪、“三红两紫一青四白”产品为核心,以食品加工、乡村旅游为拓展的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围绕乡村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三链协同”,有效配置科技创新资源、金融服务资源,加快全区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创建农业现代化发展示范区。

“三类共促”的人才振兴路径。实施乡村振兴“头雁”项目,打造一支以主体人才为核心、支撑人才和管理服务人才为基础的“三类”乡村人才队伍,全力构筑乡村人才聚集高地。形成各类人才有效支撑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格局。坚持创建平台、创新机制、创设抓手,构建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激励的体制机制,谋划实施人才培育重大工程项目。坚持促进人才下乡、人才返乡、人才兴乡,引导激励各类人才到农村基层一线开展服务,为人才返乡干事创业提供系统性支持服务,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三维推进”的文化振兴路径。立足传统文化、乡村文化和群众文化三种类型文化的各自内涵、特征与用途,加大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以及创造性转化利用,围绕七里海湿地文化、芦台春酒类文化、于方舟红色文化和渔耕文化等特色资源,充分发挥区内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传承打造乡村特色文化产业,补齐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短板,形成资源、产业与人才的“三维”推进路径,在乡村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方面走在全市前列。

“三重保障”的生态振兴路径。不断强化资金保障,创新投融资机制,构建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不断强化技术保障,充分依靠绿色技术参与生态治理,提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普及绿色技术知识。不断强化制度保障,加强法治环境建设,形成高质量执法效能,完善生态补偿和责任追究制度,让绿色产品、生态产品成为宁河区农业发展的新的生产动力。

“三治统一”的组织振兴路径。坚持自治法治德治融合,以健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重点,统筹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以创建天津市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区为契机,大力实施宁河区“基层治理创新工程”,夯实乡村全面振兴根基,坚持典型示范引领,探索乡村有效治理模式,为解决乡村治理难点问题探索路子,加快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等治理方式,充分运用数字化、信息化等新型治理手段,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保障。

下一步,宁河将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作物品种不断调优,种养殖业向绿色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突出宁河区“三红两紫一青四白”十大农产品品种优良、特色鲜明、质量安全的规模化生产优势,完善农业产业链,形成“农业+”的现代农业产业模式,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3个以上美丽乡村示范镇和30个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村,不断加大对宁河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达到现代化农村环境整洁、优美、健康、有序的标准,提升人居环境整治质量与水平。完善乡村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实施改造农村户厕、污水处理管网全覆盖及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将乡村绿化美化与休闲体验旅游等产业有机结合,促进乡风文明、农村富裕。
     到2025年末,宁河区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果,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种业强区,在乡村振兴各领域形成一批可示范、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做法。


附件:

分享到: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