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探索创新救助方式,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资金+救助”。聚焦特困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补贴等资金精准匹配、及时发放,进一步完善主动发现和动态管理机制,依托网格机制,成立社区(村)互助社,设置300余名“预警员”,建立人员动态信息清单,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定期核查等工作,实现救助资金的高效利用。
二是“服务+救助”。以镇街为单位,整合便民服务中心、卫生院(所)等服务资源,搭建15个服务类社会救助枢纽型平台,切实让困难人群实现用一平台、享多重服务,同时,建立社会救助“一事一议”工作机制,针对20余个个案配套推出代办帮办、“好干部”帮扶等专项服务,全力打造多元化服务救助体系。目前,已形成照料护理、送医陪护、能力提升等40余种日常服务。
三是“慈善+救助”。实施“慈善千万家”培育计划,挖掘商超等个体户以及域内民营企业力量,培育一批从事服务类救助工作的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定期组织物资捐赠、志愿服务、对口结对等活动,构建“困难群众救助”联合体,在全区营造特殊群体人人爱的浓厚氛围。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