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上午,板桥大集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赶集”。板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镇妇联,巧妙运用“板桥大集+”这一创新模式,再次将普法宣讲的舞台搬到烟火气息浓郁的集市现场,精心打造了一场融合反诈宣传、食品安全科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普及以及“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宣传,让政策法规知识在群众家门口“活”起来、“热”起来。
“大集+宣传”:精准滴灌入民心
清晨的板桥大集人流如织,正是宣传良机。板桥镇紧扣集市人流量大、覆盖范围广、受众群体多元、信息传播迅速等特点,精心布局宣传点位,设立咨询台,悬挂宣传横幅。来自镇妇联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志愿者们身着统一标识马甲,精神饱满,在集市中穿梭忙碌,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多元主题宣讲,回应民生关切
筑牢反诈“防火墙”:志愿者通过讲解本地真实案例、揭露新型诈骗手法,特别是针对老年人易受骗特点,耐心传授“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等防范要点,帮助赶集群众尤其是老年群体有效识别骗局、捂紧“钱袋子”。
守护舌尖安全线:结合夏季食品安全风险点,志愿者聚焦生鲜食品选购、食物储存、预防食物中毒等关键环节,发放图文并茂的科普资料,引导村民增强风险意识,养成健康饮食习惯,共同维护“菜篮子”安全。
撑起妇女权益“保护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是本次宣传重点。志愿者围绕群众关心的婚姻家庭、财产权益、劳动就业、人身安全等热点问题,以通俗语言解读法律条文,鼓励广大妇女学法用法、勇于维权,切实提升法律在基层的知晓度和保障力。
亮出“扫黄打非”利剑:本次活动新增重要板块——“扫黄打非”宣传。志愿者们通过发放宣传折页、现场讲解、展示非法出版物样本等方式,重点向群众普及“扫黄打非”工作的意义,揭露非法出版物的危害,特别是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鼓励举报相关违法犯罪线索,共同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守护清朗精神家园。
集市变课堂,法治融入烟火气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群众参与热情高涨。法律条文在志愿者口中化为家常话,宣传手册从“纸上”走入“手中”更走入“心中”。“这个普法方式好!逛个集,防骗知识晓得了,买菜更安心,还知道了妇女权益保护的新规定,一举多得!”一位带着孩子赶集的张大姐在妇女权益咨询台前满意地说。另一位大爷在反诈宣传点仔细聆听后表示:“原来骗子花样这么多,回去一定跟老伴也讲讲!”在“扫黄打非”宣传点前,几位家长认真询问如何为孩子选择健康读物、过滤网络不良信息,志愿者都给予了耐心解答。
板桥镇依托“板桥大集+”平台,持续将政策宣讲、法律服务等“硬”内容,融入充满生活气息的集市“软”场景,不仅打通了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更成功构建起一个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的基层治理前沿阵地。一场集市,一次宣讲,一次抵达——板桥镇正以一次次生动实践,让法治阳光与惠民暖流,在熙攘市声中,悄然浸润每一位群众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