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芦台街道志》编纂筹备工作会在宁河区档案馆召开。芦台街道和区档案馆相关干部参加会议。
会议就成立街道志编纂工作委员会、确立街道志编纂流程、聘请专家指导服务、挖掘志书资料等问题展开了交流探讨。区档案馆从中给予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会议指出,芦台街道是2020年成立的街道,成立时间较短,但它的前身芦台镇是千年古镇,又是宁河区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所在地,五版《宁河县志》(包括民国版《宁河县志》仅存第三册)记述资料较其他街道、镇丰富,加之近些年《宁河年鉴》的编纂,芦台街道落实“宁河记忆三年行动”,有责任、有信心把《芦台街道志》编纂好。
会议重点探讨了街道志编写方法,达成以下三点共识:一是充分挖掘宁河区方志资料,做到“五个见底”,即“档案资料见底”“报刊资料见底”“各部门的文书资料见底”“知情人士见底”“前人编写的史料见底”,资料是地方志编纂的基础,基础打好了,才能“众手成志”。二是要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教师、干部以及各行各业热爱修志事业的人,都是应该重视的力量,尤其是离、退休的干部、教师,可请他们为顾问、编辑、特约撰稿人等,实行专兼职相结合。三是要充分依靠专家团队,全程参与编修整部志书,可随时随地举办编纂人员培训班、经验交流会等,提高编纂人员整体水平,保障全书体例、文风一致,避免少走弯路,“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儿”,提升志书的质量。
会议强调,芦台街道前身芦台镇曾是宁河县“四大古镇”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编纂街道志意义突出。区档案馆将全力支持,全程指导,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做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