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文明城区创建以来,桥北街道运河家园社区紧盯老旧小区创建薄弱环节,通过完善小区基础设施,打通民心堵点、优化工作措施、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满足社区居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为广大居民创造一个美丽宜居的新家园。
增加设施解民忧
一是解决车棚难题。运河家园社区的车棚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区居民,为解决居民停车难、充电难的问题,在街道的积极推动下,社区着眼于群众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多方筹措资金对小区内老旧非机动车停车棚棚顶进行翻新搭建。从8月25日进场施工至今,298个车棚全部投入使用。二是全面推行“文明晾晒”。运河家园社区是一个开放式的老住宅区,楼房密集,间距小,晾晒衣被是居民的迫切需求,也是小区环境治理的一个“顽疾”。通过入户走访,将小区内闲置的50余个亭子进行“大变身”,规划为晾衣区,并在区域内精心设置30余个晾衣架。让广大居民“晒出”文明,“晒出”新风尚。三是设立便民早市。为满足运河家园社区及周边群众生活需求,按照科学引导、合理规划的原则,在西堤柳岸公园东侧设立了“柳岸市集”便民早市,规划设置便民摊位120个,引导流动商贩统一入市规范经营,同时加强监管,提供全程服务。
清理堆物得民愿
一是清理楼道堆物。社区联合物业公司,以广播、张贴公告、入户宣传等方式,告知居民在规定时间内自行清理,并向居民宣传定期清理杂物的重要性。同时发挥居民之间的“熟脸”作用,引导居民相互提醒、相互监督,自行整改。针对行动不便的居民,物业和网格员帮其完成清理。对难点点位,与综合执法部门紧密配合联动,进行集中整治。截至目前,已对80余栋楼杂物进行清理。二是小细节谱写大文明。运河家园社区居民每家每户的咸菜缸,由于乱摆乱放,一直是社区环境治理的痛点。社区从百姓生活习惯俗例抓起,将小区内散落咸菜缸进行统一放置、统一划线,既符合文明规范,又满足群众所需。三是规范停放一举两得。运河家园社区属于还迁小区,不少村民过去以打渔为生,曾经的船只堆放在小区院内中,既影响社区环境又占用停车资源。为解决该问题,社区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协调作用,调动业主委员会、物业、网格员的力量,积极开展“僵尸船”清理专项行动,共计清理船只13艘,并将“僵尸船”集中地改成了停车位,居民们纷纷表示,清理“僵尸船”,有效盘活了闲置场地,同时最大限度的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真正为我们老百姓办了实事,解了民忧。
走访交流暖民心
运河家园社区始终把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作为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首,围绕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开展各项民生工作,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一是社区利用小区内广场的阵地优势,开设“议事角”,每周三作为活动日,以拉家常的形式,和居民面对面的接触,收集居民问题。二是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深化志愿服务,紧贴群众需求,开展理论宣讲、文艺汇演、亲子运动、义剪义诊、走访慰问等文明实践活动,满足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广大居民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三是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制定入户走访制度,每天下午四点,安排工作人员进入自己网格,与居民面对面“交心”,一方面将社区解决的难题、办的好事、活动向居民汇报并宣传,另一方面收集居民的问题及对社区的建议,不断提升居民的满意度。
下一步,桥北街道及各社区将持续抓实创文创卫工作,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精准施策,着重解决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同时,持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治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