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版本小于11,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题专栏 > 创建文明城区

看不完的宁河精彩丨一体化推进 探索“善治宁河”样板

来源:  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6-17 10:24

善治,是一座城市的愿景几年来宁河区不断提升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水平推进一系列具有宁河特色的社会治理实践探索擦亮善管善治的软实力名片打造社会治理的宁河"善治样本"绘就品质宁河、幸福生活。

夏日的宁河,风景如画,活力迸发,新冠疫情防控“动态清零”成果持续巩固,一批稳市场、促消费政策落地。产业链供应链稳步恢复,企业加紧组织生产,学校、景点等社会公共区域有序开放,街头巷尾回归都市繁忙。“烟火气”扑面而来……这一切,都与宁河“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疫情防控政策密不可分。

“记者手中有一份来自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区域排查管控组的每日排查信息不仅包含对本区域的涉疫人员排查,还包含了毗邻我区的河北省唐山市汉沽管理区、芦台经济开发区两块“飞地”的人员排查信息。宁河在疫情大考中以本区特有的三地联防联动机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交出了优异答卷。”

宁河与河北省唐山市汉沽管理区,芦台经济开发区地缘相接,“三地”人员与物资交流一直高度密集,为科学精准防控。自疫情发生以来,宁河与两处“飞地”迅速建立疫情防控联动机制达成了“组织领导协同、流调溯源协同、核酸筛查协同、三区管控协同、保障供应协同”五个协同共识,构建起“闭环式”防控体系并利用数据共享科学全面筛查人员信息,通过及时、有效沟通,解决联防联控联动具体问题,有效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我区与唐山市汉沽管理区、芦台(经济开发区)两处“飞地”建立政策统一、信息共享机制,每日将市指排查管控政策向“飞地”推送,同步开展“三件套”落实、密闭场所关闭等管控措施,针对结合部位的临街商铺、门市、摊贩以及交叉区域的劳务人员、七小从业者等流动人口,加大风险排查力度。期间,我们排查工作人员坚持24小时工作制,对两地涉疫人员进行信息排查,日均排查信息最多时达千余条。”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区域排查管控组郭昊说。

为有效做到“风险防外溢,疫情防倒灌”,宁河区在严格落实离津通道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的基础上,还强化与唐山市汉沽管理区协同卡口管控。

在出现疫情时,坚持“非必要不来往”原则,对两地4处连接通道实施两端封闭及“硬隔离”管控,严密设卡监管到位,对物资供应、医疗救助等应急车辆见证放行,确保两地人员生产生活安全平稳有序,多次协同“飞地”开展全员全域核酸筛查工作。按照“即采即检即报”的原则。

同步开展流调溯源工作,“三地”勠力同心跑出了疫情防控加速度,在保障本区域疫情防控工作,平稳有序进行的同时,宁河区还多次承接本市其他区密接次密接人员的隔离任务。

今年以来,共完成约3500人次的隔离接待,抽调隔离专班人员约1100人次,为津城战“疫”贡献宁河力量。

“家和万事兴矛盾处理是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性工作,也折射了城市的治理水平,只有老百姓顺心满意,社会才会和谐稳定,那么如何化“怨气”为“顺气”,怎样做才能让群众揣着矛盾来,带着微笑回,答案就在记者身后的区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走进这扇门,不论反映的问题涉及多少个部门都能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

“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2020年3月底在浙江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安吉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调研基层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情况并发表重要讲话,话语朴实直白,却直击人心。安吉县的做法,为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群众矛盾,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榜样。

当月,宁河区建立“信访超市”。在区信访办大厅,全区16家职能部门派员常驻,10家轮流入驻,另有42家随叫随驻,区领导轮班接访确保群众来了就能找到“管事的”,让群众“只进一扇门、解难化心结”,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就这样,以“信访超市”为基础的矛调中心正式运行,这也是全市第一个矛盾调解中心。

“打破了原来信访件在职能部门间的空间阻隔和职能壁垒,将各部门“信访办”窗口关闭,重组到矛调中心,这里集矛盾调解、诉讼服务、法律援助、劳动仲裁、信访调处、视频接访、信访代办、争议速裁、心理咨询、众和调解“十位一体”,68个部门联合接待群众,谁的孩子谁抱,‘没主的孩子’大家抱,凡是群众反映的事项,不论涉及多少部门,都可以落地有声。”区信访办副主任王柏顺说。

自宁河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开门纳客”以来一件又一件群众急需解决的操心事、烦心事、愁心事得到高效快速处理芦台街道庆云里小区的居民就是其中受益者之前他们反映居住地附近的旱厕不符合卫生条件要求被拆除造成居民生活不便希望在原址上重建冲水式公厕。区矛调中心第一时间与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沟通协调、勘察选址逐一解决水、电、排污等具体问题如今,公厕建设已接近尾声。同时宁河区还拉长矛调机制的“消防管道”800余名联村包户干警、3000余名网格员2600余名治安巡逻队员1300余名人民调解员2.52万名平安志愿者“消火”在一线让排忧解难、化解心结的水流到头中心成立两年来累计受理接待群众2600人次有效化解率超九成。

在今年举行的第六届中国法治政府奖终审会上,宁河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项目,从全国218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提名奖。站在群众立场上谋事做事,多想群众所思所急所盼,让群众遇到问题、感到不公时能够找到地方说理,有人帮助处理,这就是设立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的初心所在。

“城市管理工作事关城市形象和群众切身利益而“停车难”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难点之一看似是一件小事却是群众的一块心病。

记者现在的位置是在吾悦广场东南侧的新建停车场,今年年初,区委三届二次全会提出“六大行动”“六大攻坚战”的工作部署,也将解决“停车难”问题放在城区交通治理攻坚战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发扬“钉钉子”精神,统筹新建停车场、新增停车位,切实补齐城市发展短板,增强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今年以来,宁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整合现有资源,在各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努力推动停车场建设重点聚焦商圈、医院、学校附近。截至5月底,宁投公司改建了吾悦广场东南侧地块和老五金地块两停车场,新建了原针织厂地块和原航运社地块两停车场,为宁河城区新增停车位约700个。目前,四个停车场均已正式运营并通过安装智能化设施设备,实现自动收费和线上统一管理功能,保证车辆进出方便快捷。

“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我公司深入基层,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在天津市收费规定基础上,积极调整收费政策,近期将推出月卡、半年卡、年卡等优惠方式,满足不同人群需求,体现便民惠民本质。还将根据市场情况,在停车场内提供增值服务,如电动汽车充电桩、洗车服务、休憩休闲、自动售货等,不断深耕智慧停车领域。”天津宁投智慧城市运营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文旭说。

区城管委同样拿出“绣花”精神,按照“以车定位、应划尽划”的原则,加快主干路段、背街里巷,居民小区内部的停车位施划,做到规范停车、便捷停车。目前,城区施划停车位约3700个,通过聘请天津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城区道路交通专项规划,城区总计规划停车位7948个。第一阶段计划7月底实现停车位5200个,10月建成三八河路沿线临时停车场3个,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

一座城,三分建七分管。打造善治之城就要让城市能感知、会思考、有温度,让城市“善治”,既是解决当前的治理难题,也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更好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未来,宁河区将不断提升善治能力,提升城市品质,补齐城市短板,让民生答卷更有厚度,奋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宁河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附件:

分享到: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