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宁河区“革除婚丧陋习”三年行动方案,全面推进社区“移风易俗 文明祭扫”工作向纵深开展,倡导摒弃旧陋习、树立新风尚的祭扫理念,引导居民破除迷信、崇尚科学、更新祭扫观念,逐步提升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3月29日,幸福花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继续搭建“文明祭扫”公益平台,开展“政策落实有成效 文明祭祀树新风”活动。
活动现场,社区红白理事会成员全程主导并热情服务,从循环播放《清明文明祭祀倡议书》拉开帷幕,倡导广大社区居民移风易俗,文明祭祀。随后,居民在红白理事会及志愿者的引导下有序排队等候,规范使用鲜花、丝带、祭语卡等物品,将思念写在“祭语心愿卡”上,并用“黄丝带”系在白菊花上,依次插入公祭花台,鞠躬致礼、肃立哀悼,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除了鲜花祭拜缅怀先人,活动还设置了特别的项目——编柳环。据了解,清明节编柳条也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习俗之一。古人认为,柳条有着驱邪避灾的寓意。活动中,志愿者们手把手传授居民“柳环”编织技艺,居民们将提前准备好的柳条,折叠盘绕、错落穿织,一件件绿意盎然的柳环摆放在幕布共祭台前,以此来祈求平安和好运。编柳条不仅是一个有趣的手工活动,更是一个传承文化、感受传统的好机会。
为引导广大居民培养网络祭扫、低碳祭扫新观念,活动还嵌入了网祭平台。社区还专门为居民注册了网上“纪念馆”账号,广大居民在志愿者的引导下,通过在天津网上祭扫平台进行低碳环保的网上祭扫,破除迷信思想,转变旧观念、树立新风尚。号召广大居民争做移风易俗的先行者、文明祭祀的引领者,从点滴做起,用实际行动践行文明祭祀,缅怀亲人、寄托哀思。
据悉,此次活动陆续引来300余名群众观看参与。居民李大叔因腿部疾病行动不便,多年未曾参加清明祭扫。当天,通过网格员的帮助终于完成了多年的“祭扫心愿”。居民李大姐欣慰地说:“每逢这样的日子社区都搞文明祭扫活动,确实很接地气,这种新的祭扫方式既文明又环保,将来参与的人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