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旺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非中心城区充电桩布局建设的提案,经会同市城市管理委、市发展改革委研究答复如下:
一、全市情况
截至2023年底全市累计建成各类充电设施约18.7万台,建成区服务半径小于0.9公里。车桩比为2.55:1,高于国家平均水平,在全国主要城市中位居前列,有效保障了我市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为解决百姓找桩难,加快各企业充电设施互联互通,最大限度方便百姓充电需求,市发改委启动“天津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现已建成投用,该平台已实现全市充电服务商及充电设施的全接入,包括78家运营商、5483个充电站,67844台充电设备。为提升充电体验,也同步开发了对外服务功能(微信小程序“津e充”),该程序可为百姓提供充电设施的位置查询、筛选、状态查询、导航、收藏等智能充电服务,实现了充电服务“一张网”。
二、政策保障
一是按照《天津市机动车停车设施专项规划》,要求新建建设项目配建停车设施100%预留充电设施建设条件;公共停车场100%预留充电设施建设条件,满足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求。
二是在自有用地及已建成小区配建充电设施的,对于涉及独立占地新建建筑物、构筑物的,可按照《天津市规划用地兼容性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的社区公益性设施办理规划审批手续。对于增设充电设施不涉及独立占地的,不需办理规划、用地手续。
三、宁河区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在市级各部门大力支持下,宁河区加快推进公共充电桩建设工作,积极引进有实力的充电桩建设运营企业,初步形成快慢相结合、多种建设运营模式并存的格局,基本满足了新能源汽车在公共场所充电补能需求。自2016年起至今,全区建设公共充电桩共计1110台,通过微信小程序“津e充”查询,宁河区市民中心、吾悦广场、芦台春生态园、洪春小院、七里海大道、现代产业区等大型商超、景区景点、公共道路和工业园区等均配建了相应公共充电设施供电动车充电使用。同时我区建立健全政策措施,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工作方案》,更好推动充电桩建设工作。区发改委每年定期组织各单位、属地政府摸排统计居民社区建桩需求,及时将需求信息转发各个充电桩建设企业,推动居民社区,商业场所,公路两侧等地充电桩建设。目前我区向市发改委申请将2个镇纳入国家级充电桩示范镇试点建设,后期根据试点镇工作推动经验,全区进行推广复制。
四、下一步工作
我区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沟通协调市有关部门,压实区各部门和属地责任,大力支持各个充电桩企业来宁河拓展业务,加快我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满足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需求。同时市规自局表示将积极配合我区做好建设项目及公共停车场充电设施配建的服务保障,支持宁河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市城市管理委鼓励企业在有条件的、可满足基本停车需求的大型商贸载体的停车场、公建配建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增建充电设施,为市民新能源汽车充电提供便利。
2024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