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河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2-2035年)》的出台背景依据是什么?
为贯彻《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50年)》,适应宁河区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发展,全面支撑“一海一城、两区两带”任务举措,实现交通与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的充分协同、高度融合,经宁河区人民政府批准,2023年5月,《宁河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2-2035年)》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二、《宁河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2-2035年)》的主要内容包括什么?
《宁河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2-2035年)》由规划文本、图集两部分构成。规划文本主要包括交通发展战略级策略、对外交通、交通枢纽、城市道路系统、城市公交系统、水运交通、停车系统、能源设施、智慧交通、低空交通、近期建设等共15章56条。图集包括铁路/轨道系统规划图和公路系统规划图2张。
三、《宁河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2-2035年)》确定的交通发展策略是什么?
本规划着眼于“枢纽提升、都市深融、乡村振兴”三个层面,提出“六大战略核心”。
(一)构筑内畅外达、层次清晰公路网络
立足宁河区区位优势,以对外布局公路廊道、保障通达港口和机场联系通道、促进双城与周边区县互联互通、完善区内干线通道、健全便捷通达农村路网为五项重点任务,核心目标是优化和完善区域内部的公路网络,实现区域内交通的畅通无阻,同时加强与外部区域的连接,提高区域间的通行效率。
(二)构建“多网融合”的轨道系统
以共建共享国家高铁网络、统筹提升枢纽体系布局、无缝衔接都市轨道系统为三项重点任务,加快高铁(城际)建设,融入国家铁路干线网;明确枢纽功能定位,耦合城市功能布局,塑造站城一体空间;推动市郊铁路建设,进一步提升宁河区城市形象和生活品质。
(三)融入津滨主核、完善城市道路体系与品质
以深度融入津滨主城内核和重塑城市道路网络品质为两个主要内容,构建直通津滨核心区的快速通道,形成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道路网络布局,通过“路网优化、慢行强化”等方式,营造“以人为本”的安全、便捷、舒适、公平的城市交通出行环境。
(四)打造品质水运交通体系
利用宁河丰富的水资源,开发水上交通网络,建设码头及停靠点,连接重要乡镇和旅游景点,提供便捷水上运输服务。整合水陆交通,建立水陆联运体系,实现水运与公路、铁路等其他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
(五)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
以构建多层一体公交线网和深化公交供给侧服务改革为两个主要内容,以“市域(郊)铁路和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其它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分层次、多元化、一体化的公共交通出行服务体系格局,推进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提升公共交通吸引力。
(六)提高智慧交通管理水平
推进宁河智慧交通系统建设,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智慧化、数字化发展,提升道路出行体验;不断夯实智慧交通基础,推进数据资源赋能交通发展。推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行一体的综合性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四、《宁河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2-2035年)》确定的交通发展目标是什么?
规划到2035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建设现代化新宁河提供保障。
五、《宁河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2-2035年)》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哪些?
(一)共建共享国家高铁(城际)网络
积极推进环渤海城际铁路、京滨城际联络线在宁河区内的规划和建设,支撑宁河区高效融入“轨道上的京津冀”。加强高铁站点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融合。
(二)构建内畅外达区域公路通道
形成“五横四纵”的高速公路网络,加强跨区域连接;打造“七横七纵”的国省干线公路网格局,对外协同区域集疏运通道,提升干线公路对域内各乡镇的均等化服务。
(三)提升统筹枢纽体系布局
明确铁路枢纽功能定位,耦合城市功能布局,塑造站-城一体空间,积极带动“双城”发展。依托高速公路网,规划布设货运枢纽型物流设施,提升现代货运服务水平。
(四)重塑城市道路网络品质
“双城”外围,强化货运通道绕城的布局结构。“双城”内部,顺延老城城市发展肌理,重点强化组团间职住通勤联络。加大次支路等微循环道路网密度,加快过河通道建设,修缮老城区背街里巷,提升“双城”道路的质量和功能。
(五)健全便捷通达农村路网
完善域内县乡道体系建设,优化“城”与镇间的路网布局。提高农村公路路网连通性和覆盖范围。梳理农村公路提档升级项目,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六)无缝衔接都市轨道系统
积极推动津宁线(Z6)等项目的规划建设,强化宁河“双城”与津城、滨城的同城化发展,为人流、物流、产业流打通“快车道”,进一步提升宁河区的城市形象和生活品质。
(七)提升常规公交服务水平
构建多层一体公交线网,完善基本服务、供给高质量服务。优化公交枢纽布局,完善公交停保场、公交首末站等场站配套设施。深化公交供给侧服务改革,探索“公交+文旅”新模式。
(八)打造品质水运交通体系
开发水上交通网络,建立水陆联运体系,设置综合换乘中心,规划特色旅游线路。以河促产、以旅游通航带动城乡共同发展。
(九)优化停车能源设施布局
差异化确定停车发展分区,优化加油加气加氢站布局,完善新能源基础设施,鼓励新型能源补给设施合建。
(十)积极推进低空交通发展
完善低空基础设施布局,做好空地衔接,规划低空飞行航路航线,拓展低空产业场景应用,支撑低空新业态快速发展。
(十一)形成近期建设项目库
近远结合,制定交通设施近期建设项目库,改善近期交通出行条件。
六、《宁河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2-2035年)》有哪些保障机制?
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区级各部门统筹对接,以“一张蓝图干到底”为原则,加强规划实施,健全规划推进机制,加强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完善政策层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