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津市宁河区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出台背景是什么?
为切实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统筹全区体育设施资源,科学安排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布局,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体育设施体系,促进全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更好满足城乡居民对公共体育设施的需求,区体育局起草编制了《天津市宁河区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
二、《规划》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规划》主要包括总则、规划目标、规划原则、公共体育设施场地现状分析、公共体育设施布局分级体系、公共体育设施用地规模指引、近期建设规划、规划实施8个部分。
三、《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到2035年,全区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方便快捷、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的公共体育设施布局体系;充实、完善、提升各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公共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公共体育设施场地面积超过110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8平方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协调发展,补足农村地区、老旧小区公共体育设施短板,形成“区级-街镇级-社区(村)级”三级十五分钟健身圈。
四、《规划》如何满足多方面的体育活动需求?
对体育设施设立分级体系,建立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配置的公共体育设施分级体系,既满足体育赛事要求,又满足全民健身需要。
五、《规划》对体育公园建设提出什么要求?
鼓励各区结合实际条件建设不低于4万至10万平方米的体育公园,至少具有4至10块运动场地,可同时开展的体育项目不少于3至5项。
六、《规划》如何将体育锻炼休闲功能与自然条件相结合?
充分利用现有公共体育设施,在不突破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自保护地、防洪和河道管理、准入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政策制度,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动户外运动设施合理建设与服务绿色供给,推进户外运动项目有机嵌入绿色生态环境。建设森林步道、健身步道等健身设施,促进区域内健身步道、沿河步道、城市绿道互联互通,打造包含历史文化步道、自然景观步道、休闲健康步道等在内的国家步道体系。
七、《规划》如何整合土地、城市建设等各方资源?
鼓励按照《天津市规划用地兼容性管理暂行规定》相关要求,在各类用地中兼容公共体育设施。在满足控规要求和相关配置标准的基础上,鼓励居住用地、绿地及其他公共设施用地等建设用地中兼容社区公益性体育设施,地上总建筑规模不超过15%。街道级公共体育设施的室外设施用地在满足人均指标的基础上,其余容量可兼容其他使用功能(容积率不大于1.0)。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3号)、《天津市老旧房屋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和城市更新实施方案》要求,老旧小区更新改造中,完善类内容包括改造或建设小区及周边体育健身设施等配套设施,提升类内容包括改造或建设小区及周边体育类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在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中,体育健身设施的具体建设内容与形式,需与居民意愿进行充分结合。